時間:2025-10-22 來源:中國法學會法治研究所 責任編輯:陳聰
由中國法學會法治研究所、安慶師范大學聯合主辦的六尺巷工作法與推進社會治理現代化研討會于10月18日在安徽桐城舉行。中國法學會副會長趙昌華出席開幕式并致辭。
會議指出,“六尺巷”典故蘊含的“謙和禮讓、以和為貴”理念是中華優秀傳統法律文化的生動縮影,要堅定文化自信,在歷史傳承和時代發展中充分認識“六尺巷工作法”的理論意義和實踐價值;立足新時代新情況,深化理論研究,為社會治理現代化提供有力學理支撐;堅持實踐導向,積極探索,激活社會治理現代化的創新動能。
會議強調, “六尺巷工作法”為推進社會治理現代化提供了可復制、可推廣的新時代“楓橋經驗”的安徽模式。要通過強化人才培養、完善制度機制、創新文化傳播、深化實踐推廣等方式,推動將“六尺巷工作法”的理念和方法融入到社會治理各環節,為加強法治社會建設,提高社會治理法治化水平,為推進社會治理現代化、建設更高水平的平安中國法治中國貢獻力量。在推進強國建設、民族復興偉大征程上,也期待安徽勇立潮頭、走在前列,創造出更多社會治理的安徽經驗,續寫我國社會長期穩定奇跡新篇章。
開幕式上,安徽省委社會工作部副部長許靜靜、安慶市委書記孟景偉、安慶師范大學黨委書記李福華出席開幕式并致辭。與會領導為“六尺巷工作法核心內涵表述語”征集活動獲獎者、“六尺巷工作法與推進社會治理現代化”優秀論文作者分別頒發獲獎證書。
會上,西北政法大學教授汪世榮,武漢大學教授王德福,中國浦東干部學院教授李德,中國戲劇家協會副主席、安慶師范大學教授韓再芬等專家學者分別就“矛盾糾紛預防化解的實踐邏輯”“禮讓精神賦能中國式社區治理現代化”“相互禮讓、以和為貴:以文化賦能基層社會治理的六尺巷傳承”“黃梅戲《六尺巷·寬》的精神與治理啟示”作主旨報告。
中國法學會法治研究所、安慶師范大學負責同志,來自全國部分高等院校、黨政機關、法學會、黨校的260多位法學專家學者和實務工作者參加會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