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5-11-10 來源:上海市法學會 責任編輯:陳聰
在中國式現代化持續推進和深化的進程中,習近平總書記提出“法治是中國式現代化的重要保障”“在法治軌道上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更好發揮法治在排除改革阻力、鞏固改革成果中的積極作用”等一系列重大論斷。這些論斷從推進中國式現代化、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等維度,深刻闡明了法治的重要作用。上海市各區法學會堅持以習近平法治思想為指導,緊扣區域發展核心任務與法治建設需求,圍繞中心工作開展有組織的科研活動,并進行有組織的成果轉化創新,助力推進各方面工作法治化,更好地發揮法治固根本、穩預期、利長遠的保障作用,為服務高質量發展提供堅實的法治支撐。
一、聚焦戰略重點,服務中心大局
各區法學會緊扣區域發展核心任務與國家戰略需求,將課題研究深度融入法治實踐,以高水平研究服務高質量發展。?
服務法治政府建設方面,長寧區法學會開展“推進區公安分局執法規范化建設的思考與分析”課題;嘉定區法學會開展“推行行政異議制度作為行政復議前置程序的必要性和可行性”課題。服務平安建設方面,徐匯區法學會開展“街鎮綜治中心運行機制研究”課題;普陀區法學會開展“超大城市中心城區基層綜治中心規范化建設重點問題研究:以普陀宜川路街道綜治中心為例的分析”課題;黃浦區法學會開展外灘風景區綜合管理調研與醫患糾紛調解專題調研;嘉定區法學會開展“以‘三所聯動’機制為基點 立足區域特色 優化完善公共法律服務”課題。服務民生權益保障方面,普陀區法學會開展上海市普陀區未成年人保護體系建設研究;徐匯區法學會開展“超大城市中心城區基層綜治中心規范化建設重點問題研究:以普陀宜川路街道綜治中心為例的分析”;虹口區法學會開展“虹口區既有多層住宅加裝電梯法律問題及解決路徑研究”課題;寶山區法學會開展“離異家庭未成年人司法保護綜合治理機制研究”課題。服務區域發展戰略方面,靜安區開展平安靜安“十五五”規劃編制前期調研;閔行區法學會開展虹橋國際中央法務區建設法治保障評估;奉賢區法學會開展鄉村振興背景下農村宅基地開發民宿重點難點問題研究;崇明區法學會開展生態法治協同視角下的崇明生態島建設路徑研究。服務法治化營商環境方面,浦東新區法學會開展“法治保障促民營企業(中小企業)轉型升級”課題研究;黃浦區法學會開展科創園區法治保障專題和商事調解體系建設專題調研;青浦區法學會開展“企業出海法律風險識別與司法協同應對機制研究”。服務新興領域發展方面,徐匯區法學會開展“人工智能產業(企業)海外利益保障研究”課題;松江區法學會開展“中國航天法治研究進路厘定”課題;金山區法學會開展“人工智能視域下創新審判管理的路徑與研判機制探究”和“低空領域犯罪風險應對與防范”課題;奉賢區開展“新型網絡犯罪司法實務疑難問題研究”與“新業態文娛行業涉未成年人犯罪預防和治理研究”課題。
二、推動成果轉化,促進機制創新
黃浦區法學會通過四大調研形成系列創新成果,醫患糾紛調解方面,聯合多方力量,提煉出“調解員個案負責、專家咨詢支持、理賠員協同配合”的完整閉環機制,提出“術前錄音錄像留存”“區塊鏈存證固定網絡輿情證據”等6項對策,推動構建“預防在先、規范化解、法治保障”的治理體系;科創園區法治保障方面,提出逐步構建“三級法治服務供給體系”設立公共法律服務中心提供基礎服務,開發行業合規指南,強化專項支撐,為擬上市企業定制跨境合規方案;在外灘風景區治理方面,對標國際范例,提出“物理空間與虛擬空間協同管理”“階梯式處罰+信用修復”等9項創新舉措,促成管理范圍界定、智慧設施保護等12項條款修訂;在商事調解體系方面,以大公調解中心為樣本,提出“1+3+N”發展框架:在外灘金融集聚帶、南京路步行街等重點區域布局服務站點,設計“基礎免費、專業收費、增值市場化”三級收費機制,構建“受理—調解—履行—回訪”全流程閉環。推動“云調解”平臺與法院“訴調對接”通道落地,積極打造標準化“黃浦調解”服務品牌。閔行區法學會在課題研究中提出的相關立法建議項目,被列為上海市人大常委會2025年立法計劃重點調研項目,課題研究報告報上海市人大監察司法委供立法調研參考。嘉定區法學會以菊園新區為樣本,深入分析區域特點,通過強化黨建引領、突出專業導向、拓展服務功能等方式,探索“三所聯動”機制推進路徑,為完善基層社會治理體系提供樣本;對行政異議制度的研究從法律政策依據、案前調解實踐基礎、數字化支撐條件及社會接受度等方面來證明可行性,并提出系統化構建方案,為建立高效、便捷、低成本的行政爭議解決體系提供決策參考。崇明區法學會探索構建適應長三角一體化發展要求的生態法治協同保障機制,提出了強化區域立法協同、統一執法標準、健全司法協作、深化社會共治等一系列具有針對性和可操作性的對策建議。
三、深化實踐調研,筑牢法治根基
各區法學會堅持問題導向,深入基層一線開展實地調研,通過數據分析、案例解剖、座談研討等方式,推動研究成果精準服務實踐需求。徐匯區法學會調研團隊通過走訪調查了多個街鎮的綜治中心的運作流程、人員架構、運轉中的難點痛點,為下一階段對區級綜治中心的調研目標和計劃制定打好堅實基礎。長寧區法學會在區委政法委領導下就分局執法規范化建設開展多次調研,協助共同推進各項建設任務。靜安區法學會實地走訪政法部門、街鎮和區屬單位,深入基層調研社會治安防控體系建設、矛盾糾紛排查化解、重點人群管理與服務、司法行政工作的難點等方面遇到的問題,并廣泛征求一線工作者對平安建設工作的意見。普陀區法學會召開座談會與調研會,圍繞超大城市中心城區三級綜治中心實戰定位、受理管轄劃分、協同聯動機制、指揮協調機制等實務中代表性、典型性問題,結合普陀區實踐與探索開展交流研討。寶山區法學會聚焦離異家庭未成年人司法保護,通過調研對探望權執行難存在的現實桎梏和困境兒童保障救濟不足等問題進行分析。金山區法學會課題組組織召開法律沙龍,邀請相關領域專家學者進行研討,相關成果在上海檢察公眾號75號咖啡沙龍欄目以“低空經濟:飛行安全的法治保障——立法、執法、司法視角透視”為主題刊載,根據上述研討成果撰寫的《無人機產業法治保障的路徑》在《檢察風云》發表。
四、強化協同聯動,凝聚法治合力
各區法學會注重整合資源,搭建跨部門、跨領域協作平臺,匯聚法學專家與實務部門多方智慧和經驗,形成理論與實踐合力。浦東新區法學會聯合區工商聯、上海市喬文律師事務所通過線上和線下相結合的方式,廣泛向浦東新區民營企業(中小企業)發放調查問卷,圍繞民營企業對當下浦東新區政策支持力度和效果的切實感受進行深入了解。并開展“以法治保障促民營企業(中小企業)轉型升級”課題調研座談會,聽取來自汽車、裝備制造、電子信息、生物醫藥、人工智能等領域的10余名企業代表的意見建議。虹口區法學會針對基層治理中存在的法律風險防范、矛盾糾紛化解、公共法律服務優化等問題,提出系統性、可操作的法律解決方案,同時匯聚曲陽路街道、虹口法院、區房管局的專家教授及基層智慧,起草編制了《虹口曲陽路街道提升居民住宅物業服務質量、收費標準、繳費率軟法指引》,將籠統的硬法轉化為可操作的柔性規范。楊浦區法學會的課題研究在區委依法治區辦、區委政法委、上海政法學院法律學院等合作單位的共同努力下除具成果;黃浦區法學會在醫患糾紛課題中聯合衛健委、法院等部門召開研討會12場;科創園區調研聯動金融辦、科技局收集企業需求87條;外灘綜合治理會同公安、城管等部門完成實地勘察;商事調解課題匯聚法院、社科院等多方力量,形成多元參與的調研合力確保研究成果貼合實際需求。松江區法學會深入走訪航天研究機構和民營商業航天企業,針對開展實際業務過程中面臨的法律問題和存在的法律需求,圍繞航天器物權登記、商業航天監管、外空資源開發利用、國際規則博弈等焦點問題,與一線科研單位、法律實務專家進行深入研討,著力為構建完善的國內航天法律體系提供學理支撐與對策建議。奉賢區法學會聯合區檢察院召開涉新業態文體行業未成年人犯罪預防與治理問題研商會,廣泛凝聚市檢察院、市檢一分院、區府辦、區婦兒辦、區教育局、區公安分局、區人社局、區文旅局、區市場監管局、區體育局、奉城鎮等相關部門,以及高校學者、律師代表的智慧與經驗,聚焦新業態文體行業治理中的堵點痛點難點提出意見建議,共商行業治理破題之策。